English

曲波和他的夫人刘波

1999-09-2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本报记者 王小琪 我有话说

在最初接触到《林海雪原》之后,有好一阵子,我一直以为作者曲波就是小说中那个年轻英俊的首长少剑波。至今已经多少年过去了,虽然早已知道了不是这么回事,但想起这位“首长”来仍然觉得亲切,很想知道他的近况。

从曲波的夫人刘波的口中,我得知曲波目前正住在医院里,他的糖尿病很严重,这是他二三十年的老病了,最近侵犯到了肾脏,脚开始肿起来,尿蛋白已超过正常人的许多倍。按照医生的要求,他一天只能吃四两饭,又要少油、少盐、少蛋白,所以现在身上一点劲都没有了,根本不能写东西。这些年来,曲波一直在连续地闹病,除了长期的高血压、糖尿病外,1989年心肌梗塞一次,两年后又得了脑血栓,眼睛看东西总是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,去年又大咯血一次。

曲波和刘波都是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老革命。两个人同是山东烟台地区人,参军后又同在胶东军区。当时,他15岁,而她只有14岁。他在前方作战,她在后方做医务工作。因为工作出色,刘波15岁就当上了护士长,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而且小小年纪就成了军区的模范。

听到她的这段经历,我不由得问了一个大概不知有多少人问过的问题:

“那《林海雪原》里的小白鸽和您有没有关系啊?”

“曲波有个后记,写得很清楚,那个人物是创作的。那种环境,小分队不可能有个女同志。他剿匪的时候,我正在军区医院当党委书记兼院长呢。我也不像小白鸽,没有那么漂亮,我是大块头、小眼睛。我本人虽然微不足道,没什么成就,但是我比那个道具式的人好多啦。要说我是二斤,她连半斤也没有。”刘波幽默地答道。

在辽沈战役中,曲波负了重伤,股动脉被打断,造成大出血,手术后硬是挺过来了,但留下了残疾,一条腿短了四公分。虽然他并不就是少剑波,但在我看来,他却和他笔下的那些人物一样,是真正的英雄。当时他还拄着双拐,就到大连海军学院工作了。五十年代,曲波一心要搞工业,便和刘波一起转业到了铁路系统。曲波先是在沈阳机车车辆厂当党委书记兼副厂长,后来又调到国家机车车辆总局担任副局长。刘波后来则从铁路系统调到北京医科大学担任党委第一副书记。两个人都是正司局级干部。

曲波一生似乎与“波”有缘,他原名曲清涛,参加革命后即改名曲波,随后又认识了后来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刘波,再后来又写了部小说,主人公叫少剑波,而且风风雨雨几十年,他的生活曲尽波折,曾经几生几死,但都挺过来了。

曲波从事写作基本上都是利用业余时间。《林海雪原》1955年完稿,在东北写了一半,调到北京后又写了一半,在繁忙的工作中只用了六个月时间便完成了。粉碎“四人帮”以后,曲波恢复了工作,由于经常出差,写作基本上无法进行,只能抽空写点散文和古体诗。八十年代初离休后,他的身体越来越差,很难再拿起笔来。刘波反倒拿起笔来,开始写回忆录,目前已经写了十几万字了。“要不是这场文革,曲波十部八部的书都出来了,那时候他身体好啊。”刘波遗憾地说。由于没有时间和精力,曲波的好多作品都是写了个开头就放下了,《轻骑旅》写了几万字,《英雄泪》只有个头儿,放在那里多年没有动了。

书是不写了,但还常看。老两口买了好多的书,还订了一本光明日报主办的《书摘》杂志,看到里面有好书就去买。有一期《书摘》上摘了《天堂上回来人的报告》一书的内容,写到了人的假死状态,曲波看了说他经历过这种情况,当时他的股动脉被打断了,流了很多血,忽悠悠地什么知觉都没有了,空中仿佛出现了一团团花簇……曲波喜欢读古典作品,尤其钟情史学;刘波则特别喜欢唐诗、宋词,劳改时背,坐公共汽车时也背。“我们年龄差不多,文化程度差不多,爱好差不多,性格也差不多,所以两个人才在一块了。”刘波说。

曲波和刘波是在逆境中相识相知相恋的。他们在胶东军区时曾被打成托派,从监狱出来时只剩下四人,其中就有他们俩。刘波说,我们当时就很有名,我们有名不在他写了一本书。两人相爱后,曾经发过誓,抗战不胜利不结婚。1946年二人结婚时,和刘波年纪差不多的女同志都有一大堆孩子了。

用刘波的话来说,曲波是个很有性格的人,他一直强调要用良心写文学。“文革”中江青要曲波照着《智取威虎山》改《林海雪原》,曲波说,我现在还不能改,我还没有提高呢。《智取威虎山》是你们创作的,和我没关系。所以江青到处说:曲波这个人很坏,他的老婆也很坏。后来人家都骂那部戏作“臭名昭著的《智取威虎山》”,曲波听了便哈哈大笑。刘波说:“曲波从不爱抛头露面,什么闲职都不挂,也不印名片,找他拍电视他也不干。担任作协理事的时候,一次会都没开过。他总说:我不是文艺界的人,不吃这碗饭,我是个票友,是靠工资生活的。”

曲波的名作《林海雪原》是真正意义上的畅销书和长销书,老太太爱看,年轻人爱看,小孩儿也爱看,五十年代印,八十年代印,九十年代还在印,书写到这个份上,真是够本了。在前年的大连书展上,一位早年读过这部作品的老人提了个大兜子,买了好几十本《林海雪原》,说要回去送给他的女儿、儿子、孙子、孙女……

《林海雪原》究竟印了多少,现在谁也说不清了。当年出《辞海》时,有人来要这个数字,刘波找人民文学出版社编目室问过,对方也不知道。1983至1984年前后曲波夫妇出去旅游,发现很多地方都出了《林海雪原》。后来经人民文学出版社查证,好多省市都出过曲波的小说。除了湖北省寄来过两册《山呼海啸》的样书外,别的省既未给过一本样书,也未给过一分钱稿费。去年、前年都有人来劝曲波去打官司要钱,但曲波不同意。他说,我们也不缺这个钱,当时写这些就是为了宣传烈士的事迹,愿意印就印吧,反正这个书也传不了多久了,谁还去看那个东西。“唉,我们老头子就是这么个人。”说到这里,刘波叹道。

不仅出小说不经过作者同意,拍电视剧也有不告诉作者的。前些年长春拍过一部《林海雪原》的电视连续剧,没经过曲波同意就在当地播出了。后来曲波知道了,写信去问,对方才派人送来带子。曲波看了很不满意,当即给“枪毙”了。这两年北京拍《宰相刘罗锅》的那个剧组又提出要拍《林海雪原》。刘波说:“刘罗锅这个戏曲波喜欢,这是个清官戏嘛。这个戏的策划人非常朴素,他把曲波给说服了。”现在电视剧正在曲波当年剿匪时住过的海林市筹拍。

曲波夫妇现在住在北京百万庄一机部宿舍的一套两居室住宅内,他们1955年来京后就住在这里,已将近半个世纪了。老俩口一直不愿意搬家,因为这里离他们看病的医院近。他们的两儿两女都没在身边,两个去了澳大利亚,两个去了英国。70岁以前,刘波的身体一直非常好,但70岁以后,各种毛病相继出现。她先是得了膀胱癌,幸亏手术做得好;去年CT检查又发现腿上长了个东西,先后做了两次大的手术。其间曲波也因心衰住院,打了五种吊针才被抢救过来。当时两人住在一个医院里,都请了护工二十四小时护理。一向乐观心宽的刘波戏称这次遇险为“死亡前的预演”,“差点就活不出来了”。

出院时刘波是坐着轮椅出来的,接下来是双拐,然后是单拐,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一个拐也不用了。在接受我的采访之前,她刚刚去商店买了两条很大的黄鱼和一些礼品,准备给暂时在京寄读的外孙过13岁生日,随后又写了一封信准备寄往伦敦,为10月1日出生的小孙女祝贺3周岁生日。她说:“活一天就要高高兴兴地过一天,生活质量就要高一天。曲波的意志很坚强,但毛病也不少,脾气很急躁。我们俩都是O型血,都是急性子人,但他心路窄,我心宽,因为我在家里是老大,他在家里则最小。朋友们都说我把他惯坏了。他要是死在我前面没问题,我要死了他也很快就死了。曲波对家里的事从来都不管,他自己到现在衣服也不会洗,饭也不会做,小孩生日他都不记得,我倒是给他送人情。”是的,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。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会有一位全力支持他的女人。不同的是,这里的这个女人并不比他的男人逊色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